海口晚报
2000.8.14
 
   今天,我为国科园而骄傲;

   明天,国科园因我而自豪。

     ---摘自一位北大学生给母校的来信

  20世纪末的海南教育已进入市场化、产业化的格局,发展迅猛的教育事业虽大潮汹涌,却也波诡云谲,不可避免地受到市的考验和冲击。继“和平公学”倒闭之后,“首哲”、“维也纳”也相继寿终正寝,还有一些学校或“转产”或“易主”,即使没有关门也实属勉强维持。所以有专家预言:“海南的学校正步入‘战国时代’,在未来两三年中,好的将会更好,差的将销声匿迹,没办法,这是市选择的结果”。

  沉舟侧畔,但见一所名校像一艘大船,时而跃上咆哮的浪峰,时而闯过狰狞的险滩。它承载着2600名学生和430名教职员工,还有1.3亿元的资产和72036平方米的校园,“不管风吹浪打,昂首直挂云帆”,在我省乃至全国的教育同行中脱颖而出,成为众目所瞩的“希望之星”,被确认为“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实验基地学校”。这所名校就是----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六年创业,卧薪尝胆,也许她没有悠久的历史,也没有选择生源的特权;可她有自律和品格和创新的冲动,有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又爱岗敬业的教师,有连续3年优异的高考升学率。她的成功因素固然很多,但归纳起来,无外乎一个前瞻的创业视点,一个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意,一支现代化的教师队伍,一套完备的教学体系和一条不变的生存法则。追溯到她的成功之路,对于生活在特区的700万父老乡亲,对于海南教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也许都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宝贵的教益。

    企业办学 一个前瞻的创业视点

  1994年的海南,房地产热骤然降温,但急功近利的投机心理却依然左右着人们的思维。浮躁盖过理性,利益高于理念。眼见着巨大的投资被套牢,鳞次栉比的楼宇闲置,仍然有人在固执地买地、炒楼花。就在大部分人依然盲目“追风”之时,一粒金色的种子在这块红色的热土上诞生了,海南科教开发(集团)公司以前瞻的视野和理性的把握,投资创办了一所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程式寄宿制新型学校---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

  办学的创意体现了“科教人”丰富的感性体悟和完整的社会洞察。

  首先是一种母亲般的情怀,其次是对社会的责任感。创业者是孩子的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享受优良的教育,能成为具备完善人格和能力的人。由此及彼,推出了所有母亲的真切心愿,形成了最初的创业视点。由表及里,他们发现了中国教育的严重失衡和整体质量的严重短缺。既然每一家庭都有让子女接受优良教育的迫切心愿,既然每一所重点学校都让人望眼欲穿,既然中国的教育财政投入还时常捉襟见肘,既然中国已经有了那么多的小康家庭,那么民办教育就一定能够大有作为。

  是的,展望整个世界的发展,“教育是社会的核心”这一命题,早已被时代充分认识。作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性资源,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主要支撑,她的影响和魅力正在受到人类广泛的尊崇。但在我们的国民意识中,教育依然是公益性、福利性的事业。对于教育的短缺、守旧和不思进取,人们似乎有一种贯常的宽容和依赖,大多数人对教育的关切,常常只限于对子女的关心上,而缺少一种对社会对人类对未来的整体性审视和思考。从这种意义上说,国科园实验学校的办学创意,无疑是一种国民主体意识的觉醒,是一种领先于社会群体的进步。决心在民办教育园地里躬耕的“科教人”,可以说从开始就有一种行礼社会的理想心愿,从创业之初,就意识到了这是一个含有丰富蕴藏的巨大开掘。因此,当社会意识普遍觉醒的时候,他们才能够适时地为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可能性和可性,提供一份经验的证明。

   企教结合 一个适应市需求的创意

  回着历史,中国教育的发展可以说长期依赖于传统文化和积演和教育精英的耕耘,而缺乏市场的激励和体制的变革,难道教育就不需要以优势的机制和管理塑优势的质量和有效率吗?回答是否定的。中国的教育需要新生命、新活力的激扬,需要生命肌体的新陈代谢,更需要企业家强大有力介入。

  民办学校是在市场机制中建立自己的生存基础的,他同时也肩负着对国家、社会和历史负责的神圣使命。因此,对于投资办学的企业来说,既要把握市场动作的机遇和方式,又要有追求理想的胸襟和抱负;既要有经过市场历炼的经验和才干,又要有思想上的不断透悟和高度自律---非如此,就不能保证其健康有序的发展。

  “科教人”可以说从建校伊始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实践中,他们逐步地探索出了这一套专业化、高效率的现代教育管理动作模式,它既不同于现有学校的管理体制,又有别于现有企业的管理体制。为了使学校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们成立了专门的管理公司,采取“专业公司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以确保资金动作、人事决策和教学管理。

  企业家具有敏锐的市场感觉、现代化的管理经验、超前的眼光和决策的胆识,教育家具有科学知识和能力、教书育人的经验以及管理学校的专长实现企教结合、优势互补、各展其长、通力协作,能最大限度地突破平庸,实施教育教学的革命性变革。在这个全新的管理体制中,校长领导全校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企业家则着力在资金安排、资产管理、学校发展、校园建设、经营服务上,让啮合在一起的两个齿轮互相依托地发挥作用,形成合力,从而保证了学校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竞争力和凝聚力。实践证明,这是一个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意,它不仅让国科园实验学校短时间内吸纳了可观的社会资金,建起了现代化的教学楼、餐厅、宿舍、运动场馆以及公园式的校园;而且迫使这所学校在社会监督和市场压力下自觉不自学地形成了自律的品格和创新的的冲动,这种体制上的自我行动能力 ,比起学校以雄厚的资金铺垫起来的硬件设施来说也许更为可贵。

  1998年底,全国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委员会和全国中、小学教师资历基金会的领导、专家,在对国科园实验学校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后,面对其办学质量和成绩成绩直追已有几十年历史的省重点学校的态势感慨不已,他们说:“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意念之中的中国教育产业发展的理想原型。一个成功的典范。”

   固本培源 一支现代化的教师队伍

  如果说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体的话,那么教师应该是教学工作的主导,豪不含糊地说,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形成,对于民办学样的发展状大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基于此,国科园实验学校凭借体制的优势,在全国范围吸纳了数百名优秀教师和管理干部。他们之中,有在内地名校担任校长工作十几年、几十年的教育工作者,有全国特级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等,这种聚拢人才的能力使他们在办学之初便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动力,在管理、教改和科研上都站在较高的的起点。

  为增加凝聚力和向心力,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他们采取了“一边严要求一边多关怀”的激励机制,制定了一系列重在师德教育的规定。在教师队伍中树立先进典型,开展交流活动,加强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他们的精神面貌各思想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

 

  在这一基础上,学校积极引导教师投身教学实践,强调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强化养成教育;以心理教育为突破口,塑造健全人格;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形成工作特色,以保证全校教师的整体教育水平处于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之中。

  与此同时,学校十分关心教职员工的生活福利,及时为他们安排住房、解决户口、安排子女就学亲属就业等,帮他们解除后顾之忧。6年来这所学校已为大部分中青年教师办理了户口,接受了大学应届毕业生32人。学校尊重教师们的创造和谐的工作氛置。

  治军最重要的是精神。从建校开始,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就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提倡艰苦奋斗的创业作风,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努力创新的改革意识。不断向教师提出新的思想要求和工作目标,鼓励大家以创新精神追求卓越,创造完美。成为一支忠诚于教育事业、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这些教师呕心沥血,辛勤耕耘,无私奉献,淡泊名利,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教育 一套完备的教学体系

  近年来,应试教育的弊端暴露无遗,教育的迷失已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充塞课堂空间的知识灌输,占满课外时间的课后作业,不仅使很多孩子心力交瘁、极度厌学,而且使他们丧失了生活的品和能力,高分低能,形成了诸多的人格缺陷。有识之士早就呼吁,教育的主旨始终应该是教孩子做人,塑人格,“教育能够是,而且必须是一种解放”。

  国科园实验学校的教育专家们应该是较早意识到这一缺憾的人,在不断的自我审视和思考中,在对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标准和教育理念进行深入领悟的过程中,他们深深地意识到:教育不但要能融汇世界最新思想和成果,而且要有超出于人的竞争优势,那就必须从人的知识、技能、体质、要格、思维等各方面以新的方法全面培养人。这种要求,已不再是以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为主要侧重的提高,而是专注于教育的本质和终极目标的缠住全局的整体性把握,它的前瞻性和时代感也许才是它最可贵的社会价值。

  由此,他们提出了“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教育质量为中心,以教育改革为动力”的办学准则,提出了“为21世纪培养具有创新人格和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的办学目标,提出了“高起点、高标准、高目标 、科技化”的办学准则,把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核心贯彻实施。

  江泽民总书记说: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围绕着创新教育实验课题的研讨,该校按照“创新教育课堂模式”的要求。进行了大胆地实验和实践,制定了集体备课和说课制度,使教师很好地掌握新知识点的导入和发问,把课堂时间和思考空间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由于这些措施的实施,一批具有创新素质的新型教师脱颖而出,大面积地克服了“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逐渐形成学生乐学、会学、会思考、会提问的良好课堂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特级教师、校长朱震东推广的“导学式综合教学法”,它把传统教学中的以教为主变成了以学为主,把以传授知识为主变成了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主。从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让有限的时间发挥最好的效率,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一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导学式综合教学法”的成功正在于此,它强调的是师生间的对话和沟通,强调的是建立积极的学习愿望和兴趣。在朱校长的办公桌上,经常摆放着一些学生的本子,不是作业,也不是日记,而学生按照他的要求,畅谈思想,梳理心路,其中最多的是分析自己。每一本朱校长都进行认真的点评和心理疏导,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自尊和学习有兴趣。正是这种对话,把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思想变为具体,也正是这种对话,使教师具备了对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洞察,从而细微地点拨心窍,恰如其分地实施人性化的教育。

  创新教育变“苦学”为“乐学”,变“死学”为“活学”,变“难学”为“易学”,变“学会”这“会学”。既启发了学生追求新知识的强烈愿望,又教给了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思维方法,它无疑是一场学习的革命,是国科园实验学校以高屋建瓴的思想眼光和创造性的教育理念取胜的又一证明。

  追求质量 一条不变的生存法则

  尽管拥有一流的硬件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优秀的师资队伍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可国科园实验学校并没有高枕无忧。记者在采访中强烈地感受到办学者们的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是的,他们和公立学校不一样,他们是在市场经济的海洋里诞生的,那种市场作为导向、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生存方式使他们拥有一致的认同:“质量就是生命”。

  把质量意识纳入生存之中,我们就不难理解国科园实验学校办学者们何以不惜巨资地追求教学设施、生活环境,何以想方设法地在全国范围内吸纳优秀教师,何以呕心沥血地进行教改、科研了。然而,仅有这些是不够的。民办学校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生涯质量的严重参差不齐,这在实行“分槽喂养”的公立学校中是不存在的,他们常对尖子生很有办法,但对差生却无能为力。而民办学校不通这样,他们每年都要接纳众多的能进入重点学校的就读生,这既体现了他们对社会特有的贡献,也形成了他们教学上的特殊困难。国科园实验学校的成功就在于它不放弃每一学生,从塑造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品质着眼,学校提出”全程培育、全面关照、全方位拓潜”的结果,站每一个学生都尽可能达到自己的辉煌。

  为了让较差学生迎头赶上,站好学生更自觉更主动,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实行三个原则: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有所进步,有所提高,使所有的学生能经常体验到成功后的喜悦。二是全面民展的原则,要求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同步进行;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同步实施。三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要求教师始终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获取新知识的全过程;并通过动手、动脑、动口,使外部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促进知识和能力的协调发展。

  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使每个学生都有了人生自信和生活目标,使不少入校时学习很差的学生顺利考上了大学。国科园实验学校的办学者认为:素质教育并不排斥升学率,问题是如何提高升学率?那种靠加班加点、死打硬拼,甚至不惜丢掉一部分学生的做法,只能是路越走越窄。相反,只有墨迹传统观念,深化教学改革,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才能走出一条光明大道。

  国科园实验学校全面重视教育质量的结果告诉我们,该校有一种把握教学科研前沿成果的自觉意识,有一种突破平庸,实现变革的大气和胆识,尽管他们的学生从不“死记硬背”而仅凭“兴趣”学习,可在边续三年的高考中依然创造了惊人的奇迹。他们的经验再次雄辩地证明:民办教育丰富和壮大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作为我国整体教育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她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出了极为羊壮丽的光彩。

名校名园形象展示